|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阿里斯顿 » 浙江 » 丽水 » 正文

关于《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7  浏览次数:84
核心提示:  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

  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的决定》和《中共内江市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两个《决定》稿起草的背景和过程
  近段时间,市委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经过一系列学习和深入调研思考、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决定以市委全会的形式研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问题,并作出决定。这次市委全会,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作出这两个《决定》。
  作出出台两个《决定》的安排,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需要我们进一步跟进学习、深化认识,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入脑入心入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科学回答新时代四川“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治蜀兴川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需要我们坚定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内江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第二,这是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彭清华深入内江调研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两个《决定》和省委书记彭清华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确保全省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胜利前进的行动纲领。我们推动治蜀兴川内江实践,需要把自己摆进去,把全市各项工作摆进去,把省委决策部署在内江细化实化具体化贯彻落实,确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近日,省委书记彭清华深入内江调研指导亲切慰问干部群众,充分肯定内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重要要求,寄予殷切希望,我们备受鼓舞,深感重任在肩,更加坚定了我们作出两个《决定》、抓好各方面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第三,这是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的现实需要。当前内江正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总体上看发展机遇多、发展潜力大、发展后劲足、发展前景好,但发展不快、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仍然是最大市情。这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化市情认识、把握阶段性特征,完善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方案升级版的总体谋划、战略布局和务实举措。需要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越来越安逸。
  为做好两个《决定》起草工作,今年5月,市委成立了全会文件起草组,在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两个多月时间里,文件起草组认真开展工作,深入基层调研,到泸州、宜宾、自贡、重庆荣昌等地学习考察,开展专题研究论证,认真吸收“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特别是市级领导干部牵头的18个重点调研课题成果和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牵头的调研课题成果,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市政协党组、市法院党组、市检察院党组调研课题成果,数易其稿,6月下旬形成了两个《决定》初稿。起草过程中,市委多次专题听取起草组工作汇报,研究文稿起草有关问题。7月13日,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讨论,之后按程序征求市委委员、候补市委委员,市纪委委员,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县(市、区)、经开区、高新区党(工)委,市级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市老领导、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等方面意见。7月19日,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对两个《决定》稿的意见。
  征求意见过程中,大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经统计,各方面共提出修改意见263条,扣除重复意见后254条,其中涉及《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的决定》稿99条,涉及《中共内江市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稿155条。文件起草组梳理和研究这些修改意见,共对《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的决定》稿作出47处修改,对《中共内江市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稿作出102处修改。
  7月20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再次对两个《决定》稿进行讨论,同意提交这次全会审议。这两个《决定》稿,是在市委常委会的领导下,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结果。
  征求意见过程中,大家对市委召开这次全会、出台两个《决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共识:一是讲政治。大家感到,召开这次全会以及出台两个《决定》,体现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坚定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的鲜明态度,体现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政治担当。二是很必要。大家感到,召开这次全会以及出台两个《决定》,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和省委书记彭清华深入内江调研重要指示精神,回应全市人民关切,对事关内江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再安排再部署,对于推动治蜀兴川内江实践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三是重实干。大家感到,召开这次全会特别是出台两个《决定》,作出的安排部署重点突出、措施具体,针对性强、操作性强,讲干什么、怎么干,让人干事有抓拿、有路径,必将引领带动全市上下埋头苦干、创造一流。四是抓落实。大家表示,这次全会后,一定继续扎实抓好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一定扎实抓好市委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推动各项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两个《决定》稿的起草原则、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两个《决定》稿,在定位上合理分工,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一个是管总的指导性文件,另一个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专项文件。
  两个《决定》稿起草过程中,注重把握了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定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二是注重吃透上情。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精神,对省委支持内江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等具体事项,对省委书记彭清华深入内江调研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落实,进行认真研究,作出重点部署。三是坚持结合实际。深入分析市情和阶段性特征,既对事关内江发展全局的事项、长远发展目标进行总体安排;又对当前一些最突出、最急需解决的事情作出明确要求。四是突出务实管用。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导向、目标导向,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可行的办法,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写法上也不穿靴戴帽、不面面俱到。五是充分凝聚共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吸收“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认真采纳各方面意见,凝聚各方智慧、反映各界共识。
  《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治蜀兴川内江实践新篇章的决定》稿,分三个板块、十二个部分、共38条。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主要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丰富科学内涵和明确实践要求。第二至十一部分构成第二板块,主要从“十个指明”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包括丰富完善治蜀兴川内江实践的战略谋划、明确治蜀兴川内江实践的总体要求等十个方面。第十二部分构成第三板块,主要阐述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情况,强化工作保障。
  《中共内江市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稿,分两个板块、共22条。第1至21条构成第一板块,是主体内容,明确内江高质量发展的21项重点工作,包括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建设“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培育壮大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等。第22条构成第二板块,是保障措施,强调要从党的领导、队伍建设、发展环境等方面着力,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两个《决定》稿在接续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市委系列部署基础上,紧扣省委新部署新要求,提出了一些新谋划新举措。主要是按照省委作出的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打造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等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加快打造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和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开放新高地、推进成渝城市群文化旅游试验区建设,等等,着力体现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与时俱进谱新篇。
  三、对几个重大问题的说明
  这里,就《决定》稿中几个涉及内江全局的重大问题作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纲领、旗帜和灵魂,深刻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执政之问”,为解决当代中国前途命运问题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来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宏大理论体系,根植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四川的生动实践,聚焦于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时代课题,为治蜀兴川标注了时代方位、提出了总体要求、作出了战略谋划、指明了方向路径、描绘了美好蓝图,是做好新时代四川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推进治蜀兴川内江实践,必须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作为根本指针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提高政治自觉就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拥护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提高思想自觉就是要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要发自内心、永远铭记、始终感恩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着力补钙壮骨凝魂固本。提高行动自觉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统领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科学确立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不断开创内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第二,关于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是省委对内江最鲜明的定位,赋予内江重要使命,交给内江光荣任务,寄予内江殷切希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感到,肩负的责任重大。要认识到,这一定位是内江落实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符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相关要求,有利于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绿色生态、疏朗开放、灵秀博雅的滨水宜居大城市。这一定位是内江落实支持成都首位城市发展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成都疏解非首位城市功能、实施“东进”战略,同时有利于内江提升要素集聚能力,在协同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这一定位是内江落实大力推进南向开放战略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我们立足区位优势,推进 “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内江基地建设等工作,将内江建成南向通道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南向中轴”。这一定位是内江推动川渝深度合作的有效路径,既是对省委深化川渝合作举措的细化落实,也激励内江积极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川渝合作示范区提质扩容,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和成渝城市群建设。
  当前,我们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有许多条件和优势。交通通达能力强,地处“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汇点,是国家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全面融入成渝“高铁快捷交通圈”,人员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技术流等要素的流动性都很强。产业配套基础良好,是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与成渝汽车(摩托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有扎实的配套基础。资源条件比较丰厚,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和水产产业化试点市,文化底蕴深厚,页岩气储量大,人力资源充沛。区域合作平台支撑有力,是全省同时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市(州)之一,省级以上开发区(或高新区)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具备良好产业承接能力;先后签订《渝西川东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框架协议》《推进成都—内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等双边、多边合作协议,与成渝两个大城市合作不断深化;先后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成渝两地高校、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校合作力度不断加大。
  基于这些条件和优势,我们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大有可为。《决定》稿对此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概括起来说,就是要抓好“六个推动”。一要推动产业配套互补共赢。立足自身比较优势,瞄准成渝主导产业配套环节和服务需求,全面分析内江“宜空、宜水、宜港”产业,依托大通道建设调整优化关联产业布局,瞄准“中高端”,培育一批主导产业、拳头产品,发展高端服务,推动形成区域产业协作有机体系。二要推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对接成渝相向发展和南向开放大格局,强化交通规划衔接,系统谋划内江与成渝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连接问题,积极融入成渝、乃至全国便捷交通圈,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三要推动公共服务便捷共享。对接成都“东进”等战略,充分利用成都非首位城市功能疏解契机,拓展与成渝特大城市公共服务合作领域,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四要推动创新改革开放协同联动。持续用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夯实创新平台、创新产业、创新人才三个支撑,吸引成渝两地先进生产要素,与成渝两地开展更为广泛合作。五要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落实“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抓好沱江流域(内江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国家级试点,进一步强化与成渝两地水污染等跨区域环境问题治理合作,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六要推动协作机制高效顺畅。打破行政壁垒、加强政策协同,有效推动解决城市间竞合关系产生的矛盾问题,积极推进毗邻城市协同发展。
  第三,关于在“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省委提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这为内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指明了方向。
  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我们注重打基础、建基地、立支柱、上水平,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励各县(市、区)、经开区、高新区根据全市总体布局和自身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比学赶超、加快发展。但是,各县(市、区)、经开区、高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挑战等因素,仍然面临发展不足、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决定》稿提出强化“‘五个县市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七轮驱动”,构建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协同发展新格局。市中区发展基础比较扎实,地理位置优势突出,我们支持市中区加快建设城南新区,加快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物流园区,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成渝经济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东兴区是“双百”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战场,拥有全国首批、全省第一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我们支持东兴区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文农旅融合产业三大产业集群,建设全省经济强区、内江全域开放门户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隆昌市城市发展基础较好,旅游资源丰富,我们支持隆昌实施“双500亿”工业振兴、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等工程,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新城和绿色生态新城。资中县是农业大县、历史文化名城,我们支持资中县发展以“资中血橙、内江黑猪、资中鲶鱼、优质蔬菜”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全省丘陵地区经济强县。威远县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我们支持威远县推进以页岩气、钢铁2个千亿产业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万亩无花果产业示范片,建设全省丘陵地区经济强县。内江经开区各类产业培育发展优势明显,我们支持经开区巩固拓展这一优势,加快发展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曲轴为主导的成渝经济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西部地区极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江高新区姓“高”名“新”,我们支持高新区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全省一流科技创新、产城融合和人才集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站位全省区域发展大局意义重大,我们要着力推动与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川南经济区将设立由省领导牵头、四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明确日常工作机构。我们要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加强与自贡、泸州、宜宾的合作,努力形成一系列合作成果,共同推进川南经济区成为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建成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与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要突出重点、积极作为,加大与川南兄弟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快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推动川南检验检测共享平台和技术交易平台深度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川南旅游大环线,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扎实推动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工程,推动及时启动长征渠规划修编并尽早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成自宜高铁、成自宜高速公路、宜宾南溪至内江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一体化。认真落实《川南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协定》《越溪河、沱江、隆昌河流域综合治理合作协议》,加强联络沟通,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综合治理,推进环境保护一体化。
  第四,关于加快形成“一点三线”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内江作为欠发达地区,特别需要扩大开放合作。当前,省委正实施“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特别是南向开放战略,内江站在了开放前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把开放合作作为高点起步、高端切入的直接抓手,大力推进全面开放合作。
  对此,《决定》稿提出贯彻“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特别是南向开放战略部署,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一点三线” 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一点:即以内江市为原点。三线,即:成都内江协同发展轴线、重庆内江协同发展轴线、南向开放新兴经济轴线。前面报告到的“关于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已对发展成都内江协同发展轴线、重庆内江协同发展轴线相关工作有所涉及,这里我主要说明南向开放问题。推动南向开放,基础是通道,要推进川南城际铁路、成自宜高铁、绵遂内铁路、隆昌至叙永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启动内江(川渝界)南溪高速公路、内江—泸州—古蔺—毕节—广西北部湾南向通道论证工作,积极争取成都—乐山—宜宾—昆明南向大通道走线布局联通内江。重点是平台,要积极融入中国—南亚博览会暨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西博会等国、省开放合作活动,精心组织和筹办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等自办活动,利用好的平台招大引强。关键在贸易,省上明确支持内江新设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我们要建设“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内江基地,主动与重庆“中新”“渝桂新”等南向出海大通道连接,加快设立“海外仓”“保税区”,打造四川南向开放“桥头堡”。
  第五,关于构建具有内江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上,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具有内江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省上明确支持内江培育新能源汽车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建设全国页岩气生产基地、建设大数据产业聚集区。根据内江产业实际,《决定》稿提出,要重点培育壮大“四新一大”产业。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新”和“大”,不是抛开传统产业另搞一套,而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集成、创新。要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发展含钒钢、钒精细化工、钛合金及高档钛材等高端产品,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等新材料。到2020年,建成成渝经济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要培育壮大新装备产业,推动装备产业集群式、高端化发展,推进智能制造,推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应用和产业化。到202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机械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研发及出口基地。要培育壮大新医药产业,发展创新药物和生物育种,推进创新药物研发和生产,推进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到2020年,新医药体系更加完善。要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推广新能源汽车运用,培育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企业,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延伸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到2020年,建成全省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多元发展城市。要培育壮大大数据产业,持续推进信息安全产业孵化园建设,持续推进以数据安全技术为核心的数据安全产业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到2020年,建成全省重要的大数据聚集区。
  根据内江产业实际,《决定》稿提出,我们要推进电子商务集群网状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我们要加快建设川南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发展川南电商中心等八大电商集聚区,培育壮大川粮网、环球搜管网、中国禽苗网等一批行业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内江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性中心,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影响力。支持本地企业依托地方优势产品开展网络营销或跨境电商业务。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动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化、便利化。我们要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区域性多功能物流配套服务中心。按照“一港三园”的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内江现代综合物流港,分类规划建设制造业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商贸物流、寄递配送等专业物流功能区。积极发展成渝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冷链物流+特色川菜区域配送”等特色产业。大力开展多式联运技术应用,实现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码头有效联通,提高多式联运的便利性、高效性。我们要打造成渝城市群文化旅游试验区。实施旅游发展“三五八”方案,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等配套基础设施,加快精品景区建设。瞄准 “周末经济”,细分旅游目标市场,做精做优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美食之旅、乡村之旅等特色品牌。结合发展体育健康养老产业,建设康养旅游度假区。
  第六,关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这两项工作紧密联系,都事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以深厚的为民情怀作为标尺,时刻想一想这两项工作的位置摆得怎么样、抓得实不实、群众满意不满意,以此检验我们的群众感情深不深、看齐意识强不强。
  内江作为丘陵地区农业大市,必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在四川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中贡献内江力量。《决定》稿对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我们重点是扎实抓好乡村振兴“十二件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走出具有内江特点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要重点推进产业振兴,深入实施“12345”现代农业提升行动和“351”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方案,做强“内江黑猪”、血橙、无花果等产业,打响“甜城味”市域公用品牌,打造成渝特大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也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大事,我们要深入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改革创新“六大行动”,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分阶段建设幸福美丽甜城新村。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发挥好村规民约作用,推动农村形成新风尚。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全市贫困村、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301个、21.78万人下降到了2017年底的153个、4.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6.59%下降到1.27%,但越到后头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任务依然艰巨。要始终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积极探索丘陵地区“插花”式贫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新机制。要抓好党建引领,发挥好“第一书记”作用,持续开展“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办好农民夜校,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抓好项目落实,用好“四项基金”和特殊困难帮扶基金,扎实抓好住房安全、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等22个扶贫专项,改善基础条件。要抓好社会扶贫,开展好“人大代表再行动”“政协委员我为扶贫做件事”等扶贫活动,推广应用好“中国社会扶贫网”,鼓励引导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采取定向、包干等方式参与扶贫。要抓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集中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整治数字脱贫、弄虚作假和帮扶走过场等问题,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第七,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们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抓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持续保持在65%以上,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吃饱穿暖等基本生存需求转向追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体育健康服务等各方面。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因此,《决定》稿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安排部署。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目标,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统筹推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健康重大工程和民生工作“十有行动”,办好急难愁盼民生实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要富裕,精神更要富有”。省委书记彭清华指出,精神文化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基于此,《决定》稿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德的力量、爱的力量。要打造“大千文化”“范长江文化”等优势品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和文化产业新业态。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惠民活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支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繁荣文艺创作。
  第八,关于涵养山清水秀良好自然生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四川“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写好”“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位置”“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省委书记彭清华指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我们必须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工程来抓,以推进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为统揽,统筹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省上明确支持深化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国家级试点。我们推进这一试点,着力点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八大战役”是着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出来的,实际工作中,要与实施“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五大工程,与常态化开展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五清”行动等统筹起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仗接着一仗打。各级领导干部在环境污染问题上要自觉做到“四不”,不因多年积累的问题而推责,不因涉及复杂利益而回避,不因可能造成一些经济损失、付出一定代价而退缩,不因需要较长时间治理方能见效而延缓。做到这“四不”,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这“两观”解决了,就会一通百通。
  省上明确支持探索共建沱江流域生态经济带,我们要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注重处理好发展与保护、面上与重点、治标与治本等关系,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生产产业,发展绿色高载能产业。实施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行动,建设一批高环保标准、高技术水准的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实施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行动,编制实施沱江流域文化生态带点线面发展与保护空间布局规划。实施绿色发展试验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创建行动,探索绿色发展制度创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实施推进生活方式转变综合行动,开展节约型机关等创建活动,营造崇尚勤俭、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
  第九,关于发展团结和谐良好社会生态。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
  我们要持续抓好依法治市“六大工程”,大力建设法治内江,推动形成良好社会生态。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活动,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增强全民法治素养。加强党领导立法工作,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构建权责统一的司法权运行新机制,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也是构建良好社会生态的重要支撑。省委书记彭清华强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从总体上看,内江的风险是可控的,但问题仍然不小,必须高度警醒、高度警惕、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我们要深刻把握新时代风险挑战新特质、新变化,提升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控制新增债务,有序消化存量债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深化“政银企”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切实降低企业杠杆率。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牢固树立并切实落实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六个治安”,打牢安全生产工作基础。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抓好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防汛点位和地灾隐患点要落实监测预警,实现责任人员、全天候监测、逃生避险明白卡发放三个百分之百到位。
  第十,关于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正风肃纪任务艰巨,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任重道远。我们必须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决定》稿从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出发,提出了一些重要举措,我们在落实过程中,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决不让危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现象在内江有任何市场;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克服“七个有之”。
  党的作风建设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反腐败斗争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我们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抓住正风肃纪这一关键之举,锲而不舍反“四风”,态度坚决惩贪腐。要分析“四风”问题的新形式新表现,从根子上寻找原因、落实解决措施,重中之重的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时刻自省自警,增强自控力。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好头、作好表率,发挥好“头雁作用”。要始终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受贿行贿一起查,重点要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重拳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推动反腐败斗争从压倒性态势向压倒性胜利转变。
  近期,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彰显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人才的重视,这也是良好政治生态的风向标。我们要鲜明“支持奋斗者、激励创新者、保护担当者、宣扬奉献者”导向,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满怀热情关爱干部,落实好体检、休假等制度,保障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新时代治蜀兴川执政骨干递进培养内江计划和“311”干部帮扶基层行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公道正派、不徇私情,以选人用人的良好风气带动党员干部队伍风气。
  讨论修改和审议通过两个《决定》稿,是这次全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家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的深刻内涵,深刻领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彭清华深入内江调研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市委提出的工作思路、重点任务、战略举措、目标要求,认真思考、深入讨论、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把《决定》稿审议好、修改好,群策群力把这次全会开好。

 
 
[ 阿里斯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